首页

飘天生贵主视频合集

时间:2025-05-29 01:38:48 作者:宜涪高铁全线隧道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浏览量:22745

  中新网杭州3月26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采茶“机器换人”,有必要吗?

  作者 童笑雨

  4条机械臂所过之处,只留下茶叶梗,机器的块头虽大,却能完成毫米级作业任务。日前,浙江杭州迎来西湖龙井大面积开采高峰期,在西湖区西湖龙井原产地一级保护区茶园,由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历经5年研发的智能采茶机器人亮相。

采茶机器人亮相。童笑雨摄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发团队负责人武传宇教授表示,该设备还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绿色环保采茶。如今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有望5年后投入市场。

  采制西湖龙井被誉为是“两个巴掌的手艺”。高标准的西湖龙井,要求只采摘真叶部分,提手采摘,每一片茶叶长度都相差无几,大约2.5厘米。正是这样严格的采摘,才能保证西湖龙井的色绿、形美、味醇、香郁。

  研发5年,这一采茶机器人能替代人工吗?

  武传宇表示,从2019年开始,该团队就针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深度相机定位、机器人机械臂等进行不断的研发与测试,突破了一个个难点,但当下若想完全替代人工,有点难。

  据悉,采茶机器人里有一套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可以自动识别茶树芽叶,目前识别成功率在90%以上。

  他表示,目前团队的算力、AI识别技术已臻成熟,尤其是嫩芽点位的寻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所以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未来采摘的精准率,或会接近人工。

  记者看到,随着机械臂的一剪一吸,芽叶就从枝头分离。在负压吸管的吸力下,芽叶被快速吸进暂存盒中。但对于武传宇而言,这一采茶过程,还是太慢了。

  目前一台机器能抵1.5个人工,要想大规模投入生产,就得提高机械臂的效率。令其“以一抵五”,是团队的攻坚方向。另外,机器人只是在平地采茶,未来它的应用场地,还需要拓宽至更复杂的山地、山坡区域。武传宇估算,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或需要5至10年。

  无论精度还是效率,都与人工有差距,且在呼吁传统技艺传承的当下,采茶为何要“机器换人”?

  该团队党支部书记陈建能表示,还是在于市场需求。当前,茶叶采摘基本靠人工完成,尤其是名优茶、明前茶的采摘期短且密集,但采茶工群体年龄增大,人工缺、人工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23年,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的采摘质量已经符合中端龙井茶的标准,相信随着研发的不断推进,能在未来帮助茶农解决缺工荒、提升产量。

  记者也观察到,采茶机器人如今在公众视野中频繁出现,比如云南就有高原山地采茶机器人,可在无网络茶区进行一芽二叶精准识别及标准化采摘。

  采茶“机器换人”,在武传宇看来,和传统工艺传承并不矛盾。在浙江茶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需要传统匠人的坚守,也需要科技赋能。

  他表示,在浙江省山区26县,拥有大面积的茶园,发展茶产业关系着当地农民的增收问题,也能有效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际上茶叶也是一样的。帮助农民持续增收,做大做强茶产业,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挑战极限 骑行高原 —2024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开幕侧记

9月29日晚,在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第四次站上亚运舞台的巩立姣以19米58的成绩完成卫冕,实现了个人在亚运女子铅球项目上的三连冠,同时也为中国队实现了亚运女子铅球的12连冠。

庆立军、叶慧青任中粮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百万庄小课堂】深夜看“吃播”可能诱发胃炎 光看不吃也会得胃病?

虽然一些欧洲机构和组织将当地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陷入困境归咎于中国,但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3月曾对路透社表示,欧盟应支持处境艰难的欧洲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但不能封锁此类产品的进口。

少林功夫传人释德扬加拿大“传经”

事实上,本次参与集体会见的许多美国工商界代表,包括黑石集团、彭博集团、联邦快递、高通公司等,都是中美经贸合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在中国的发展,他们既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也实现了自身发展。

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

蓝佛安强调,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压实地方化债主体责任,指导地方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和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同时,对违法违规举债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并限时整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风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